鏡子上篆刻著“中國大寧”的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領銜,260余件銅鏡與觀眾在國家博物館展廳打“照面”。昨日,“鏡里千秋——中國古代銅鏡文化展”開幕,該館銅鏡類藏品第一次完整、系統(tǒng)展出。
展覽助理趙玉亮說,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最早的銅鏡出現(xiàn)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齊家文化,延續(xù)使用至明清時期,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此次展覽從國博數(shù)以千計館藏銅鏡及相關文物中精選出260余件(套)展品,按“鑒于止水”、“瑩質良工”等七個單元,完整地串聯(lián)起中國古代銅鏡的發(fā)展脈絡。
展廳里,大部分銅鏡以背面示人,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和一段段真摯的祝福,其中被譽為明星展品的是一件西漢時期的“中國大寧”瑞獸博局紋鎏金銅鏡。這面鏡子出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湖南長沙伍家?guī)X。最內是一個方框;中圈內,飄逸的羽人、神獸玄武、朱雀等在T形紋間點綴;最外圈,各種瑞獸在云端露臉,儀態(tài)萬方。最有意思的是,鏡緣鑄有52字銘文,其中“中國大寧”字樣出現(xiàn)在鏡緣右側。
一批歷史名人用過的鏡子也在展出之列。其中一面商代的弦紋銅鏡,是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女軍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還有一面“光正”十二生肖銅鏡,是隋文帝長女李靜訓的陪葬品。
展廳結尾,為滿足觀眾“照一照”的愿望,清代銅胎畫琺瑯八吉祥掛鏡、清代玻璃桌鏡、清代紅木嵌螺鈿大鏡等集體展出。趙玉亮說,約在明末清初,玻璃鏡傳入中國。與銅鏡相比,玻璃鏡具有制作方便、鑒物清晰、體量輕便等優(yōu)勢,體量較大的玻璃鏡豐富了當時的室內陳設,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展廳里,我們也遴選出若干銅鏡展示鏡面,以滿足觀眾對古代銅鏡鏡面的好奇與想象。”(記者劉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銅鏡
“黑客帝國”瞄向的不只是票房 定制和聯(lián)名產品亮相造熱度
時隔18年,黑客帝國憑借著第四部電影作品上映重新復出亮相。據燈塔專業(yè)版顯示,截至1月16日16時30分,電影《黑客帝國:矩陣重啟》的國內總
10部影片定檔春節(jié)檔 今年能否再出“奇跡”創(chuàng)票房新高引關注
距2022年春節(jié)已不到20天,電影市場同樣摩拳擦掌。截至1月12日,定檔春節(jié)檔的影片共計10部,包括《奇跡·笨小孩》《四?!贰断惭蜓蚺c灰太狼
亞琦集團專注商貿物流十六載 攜手央視 打造中國民族強品牌
新年伊始,亞琦集團再次簽約央視,...
讓愛如期而至 全棉時代會員便捷服務「周期購」正式上線
人間煙火色,最是新年時。新年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