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兩會時間
小伙伴們,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漫步展廳,重溫中國載人航天的高光時刻。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 特別報道
(資料圖片)
小未: 今天我們要講的熱詞是“筑夢航天”。
知心姐姐: 提到“中國航天”,小伙伴們記憶最深的,是不是“天宮課堂”?
小未: 2022年底,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中國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園。在距離地面約400公里的太空,問天實驗艙化身為“太空教室”,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為小伙伴們演示并講解了許多有趣的太空實驗。這么高級別的課堂,連外國網友都十分羨慕,直說中國學生真是太幸運了。
知心姐姐: 小伙伴們的幸運背后是中國幾代航天人不斷奮斗、攻堅克難的結果。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步建設,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出艙活動,從單船飛行到擁有自己的太空家園……中國載人航天“三十而立”,詮釋了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中國速度”。
小未: 眾所周知,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tǒng)最復雜、難度最大、要求最嚴的工程。此前,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外國已經將航天員送入太空,實現了登月,發(fā)射了空間站。而當時的中國,空間站、載人飛船、載人運載火箭等都還停留在圖紙之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知心姐姐: 偉大事業(yè)孕育偉大精神。中國航天人在長期的奮斗中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繼,投身在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征程中。
小未: 我們知道,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被“卡脖子”。
知心姐姐: 正是立足于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個個重大關口,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建站技術的國家。
小未: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五號,已經有10艘載人飛船、16名中國航天員造訪太空。
知心姐姐: 細細品味,“飛天之路”一路走來,并不容易。和小伙伴們分享其中的兩個故事——
小未: 航天器的空間交會對接,被形象地稱為“萬里穿針”。沒有它,建立空間站、航天員定期更換、天地往返運輸,都無從談起。上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人去國外取經,外方專家說得很直接,研制難度非常大,不如直接購買他們的產品??少M用上卻是天文數字,僅設計專利費就高達一億美元。一定要研制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對接機構。中國航天人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數千次的試驗、數以萬計的數據積累……
知心姐姐: 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標志著我國在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小未: 航天員艙外航天服,雖然名字叫衣服,實際上是一部小型載人飛行器,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宇宙飛船”。
知心姐姐: 太空中,強烈的X射線、強紫外線和高能粒子,還有來自宇宙的塵埃都是致命的東西。一些塵埃,雖只有沙子大小,但它們有超過3萬公里的時速,只要撞上,就能洞穿人體。
小未: 因此,艙外航天服集中人類高科技,在太空環(huán)境中獨立對航天員進行生命保障,具備防護輻射、超高低溫等空間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同時還要保證航天員能夠高效地工作。
知心姐姐: 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三國有能力自主研制航天服。相比美國、俄羅斯的艙外航天服,我國自主研制的“飛天”艙外航天服毫不遜色,甚至更安全可靠,在空間站艙外歷經數個小時,一次次保障航天員圓滿完成出艙工作任務。
小未: 探索浩瀚宇宙,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目前,中國空間站已全面進入應用階段。按照規(guī)劃,今年,我國還將發(fā)射神舟十六號、神舟十七號兩艘載人飛船。
知心姐姐: 到2025年前后,中國空間站二期建造計劃也將啟動,屆時空間站的規(guī)模就會翻倍,常駐航天員數量將會達到6個人。
小未: 此外,我國還將以中國空間站為平臺,聯(lián)合其他國家航天員共同開展太空合作項目,打造人類共同的太空家園。未來,還要載人登月、載人探火,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è)還將走向更深遠的深空。
知心姐姐: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業(yè),需要勇氣,也需要跨領域多學科的知識儲備。作為青少年的你們,未來將成為中國邁向星辰大海的主力軍。
小未: 希望小伙伴們熱愛科學,學好本領,去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書寫更加輝煌的中國傳奇!
很多小伙伴都有一個航天夢,怎樣實現它呢?近日,小靈通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徐立平叔叔。一起來聽他講述的航天精神和航天夢—— (小提示:出現在視頻5分36秒?。?/p>
小朋友們
本期《給孩子的兩會新聞》
到這里就結束啦
我們下期再見
溫馨提示
來源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說說航天夢 | 給孩子的兩會新聞(四)
小伙伴們,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漫步展廳,重溫中國載人航天的高光時刻。
吉林省書法美術名家培訓班正式開班-環(huán)球快播報
由中央文明辦三局、中國文聯(lián)文藝志愿服務中心、吉林省文聯(lián)共同主辦,吉林省書法家協(xié)會、吉林省美術家協(xié)會承辦的“圓夢工程”文藝培訓志...
托起山里娃的“足球夢”-當前焦點
仲春時節(jié),油菜花田環(huán)繞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上塘鎮(zhèn)中心小學足球場,山里的孩子們在春光里盡情地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
成品油變化率由正轉負 本輪油價要降?
16日,中國吉林網獲悉,本計價周期內,原油價格重心震蕩下移,變化率由正值不斷回落至負值范圍。
注意了!本周雙休日,氣溫有回升
16日,長春市迎來了不錯的晴天,不過受冷空氣活動影響,氣溫不太高,最高氣溫1℃,和昨天持平,體感還是略有些寒冷。
多舉措保障春耕物資運輸-全球速訊
3月15日11117次列車,內含13車化肥到達長春北,6:59停于四平站下行直通場2道待施工,計劃11:10開車。這個站調度車間車站調度員于洋積極與集團
聯(lián)合執(zhí)法 長春查獲9臺違法違規(guī)客運車輛
按照長春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雷霆2023”專項整治行動部署及《全市道路旅客運輸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結合吉林...
春耕一線觀察丨一粒小麥良種 支撐糧食增產大圖景-當前快報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而夏糧的主要品種——小麥占到口糧的4成。推進更新?lián)Q代源源不斷供應優(yōu)質新品種依靠科學高效扎實的良種推廣...
發(fā)揮大數據產業(yè)乘數效應
不久前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yè)博覽會新聞發(fā)布會上,與會者發(fā)布了一組數據: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yè)規(guī)模達1 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
熱評丨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際范”
近日,滿載2160輛新能源汽車的“海螺先鋒”號滾裝船從寧波舟山港出發(fā)駛向比利時。在產業(yè)層面,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的綠色改造升級、大力發(fā)展清...
貝殼:“一體兩翼”品質升級,打造美好新居住
為品質人居筑夢,承載美好生活,對...
如何給電腦磁盤分區(qū)?Win11系統(tǒng)給電腦磁盤分區(qū)的流程
如何給電腦磁盤分區(qū)?Win11系統(tǒng)給電...
美國學者:中國成功抵御風暴實現增長 大量需求待釋放丨兩會·世界觀-今日播報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納·唐恩近日...
春耕一線觀察丨一粒小麥良種 支撐糧食增產大圖景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而夏...
美國學者:中國創(chuàng)造經濟奇跡 一些國家害怕中國更成功丨兩會·世界觀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艾納·唐恩近日...
外交部發(fā)言人:中方愿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包括洪都拉斯在內的各國發(fā)展友好合作...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馬卓言...
春耕一線觀察丨一粒小麥良種 支撐糧食增產大圖景-當前快報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而夏...
發(fā)揮大數據產業(yè)乘數效應
不久前舉辦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yè)博...
熱評丨新能源汽車走出“國際范”
近日,滿載2160輛新能源汽車的“海...
【一線調研】小農機上山崗-世界消息
記者在郴州采訪時發(fā)現,由于普通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