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布賈6月16日電 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戰(zhàn)
新華社記者郭駿
尼日利亞北部卡諾州毗鄰撒哈拉沙漠,新華社記者日前專程前往該州沙漠腹地,探訪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開展的治沙項目,實地感受中國方案如何幫助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戰(zhàn)。
(資料圖)
隨著記者乘車離開卡諾州首府卡諾市的市區(qū),道路兩旁建筑物開始減少,眼前是大片黃色沙地,稀疏點綴著樹木、草叢和農田。農田里的莊稼在烈日下葉片耷拉,顯得有些無精打采。經過一些村莊時,還可看到路旁擺著一堆堆柴火。與記者同車的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負責人奧馬爾·丹拉迪·達希魯說,卡諾州大部分民眾,尤其是農村地區(qū),日常主要依賴木材作為燃料來做飯和夜間照明。
達希魯有些無奈地說,卡諾州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土地脆弱。由于人口增長和生計需求增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加劇了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今年53歲的達希魯是土生土長的卡諾州人,曾供職于尼日利亞農業(yè)部,10多年前他出于對家鄉(xiāng)受荒漠化威脅的擔憂和對環(huán)保事業(yè)的熱愛,離職投身環(huán)保事業(yè)。他曾多次前往中國參加與治沙有關的培訓班和研討會。
據尼日利亞媒體報道,由于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處于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尼日利亞北部10多個州受到不同程度的沙漠侵蝕,受影響國土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約占國土總面積的63%。聯合國糧農組織網站的一個報告指出,荒漠化、土地退化以及干旱是尼日利亞北部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障礙。
在還算平整的柏油路上一路向北行駛近一個小時后,我們的車拐到一條坑洼的土路上,兩側土地沙化更為嚴重,樹木愈發(fā)稀少,更多的是低矮灌木叢。在土路上顛簸了大約半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項目所在地——卡諾州孔奇區(qū)瓜爾邁村附近一片大約4公頃的沙地。
達希魯說,這個項目去年啟動,是非盟主導的非洲“綠色長城”計劃的一部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在中方合作伙伴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下,他們從尼日利亞本土10多個樹種中選出4種展開試種,并向當地社區(qū)示范推廣。
他說:“我們現在主要還是研究和示范,當地村民看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學著做。”
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開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維護人員種植樹苗。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達希魯說,目前項目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缺水,他們曾在附近打了一個水井,但前段時間一場大風摧毀了水井上方的水塔,水井也因淤積泥沙無法使用,目前項目的兩名維護人員每天需要從兩公里外的瓜爾邁村取水點取水澆灌樹苗。
塔米努·拉瓦爾曾是尼日利亞環(huán)境部的職員,一年前離職加入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目前帶領一名志愿者從事項目的日常維護工作。
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開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維護人員種植樹苗。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拉瓦爾的家在距離瓜爾邁村不遠的另外一個村莊,每天早晨,他要到瓜爾邁村叫上志愿者,帶上工具在取水點打好幾桶水,然后駕駛摩托車前往項目所在地給樹苗澆水,并挖坑種樹。
他指著面前一個個半月形土坑說,這種形狀的土坑方便蓄水,有利于樹苗生長。他和志愿者剛種下一棵小樹苗,給這片沙地增添了一抹嫩綠。
拉瓦爾說,在沙漠地區(qū)種樹面臨不少困難,除了缺水,還要考慮如何動員當地民眾參與到項目中。他說,他十分佩服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在防治荒漠化重大項目上的動員能力。他希望去中國,實地學習中方技術人員的治沙技術。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開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瓜爾邁村目前有50多戶人家,記者在采訪時看到,村莊的道路和一個小廣場覆蓋著厚厚的黃沙。
項目志愿者巴拉·穆罕默德一家祖居瓜爾邁村,他家屋外種著一棵不到一人高的小樹,樹干被一個藤曼編織的護罩圍著,十分顯眼。他說,這是從項目上要來的樹種,因為有時候風沙很大,需要小心看護。
這是6月5日在尼日利亞卡諾州拍攝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與尼日利亞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合作開展的治沙項目所在地。新華社記者 郭駿 攝
他說,近些年,村里一些人無法忍受日益嚴重的風沙問題,前往城市謀生,但還有許多村民眷戀故土,不愿背井離鄉(xiāng)。如今這個項目讓村民看到希望,更多村民受項目帶動,經常自發(fā)到項目幫忙,并在自家房前屋后種樹。
通過參與項目,巴拉了解到中國在治沙方面的成功案例。他期待,有一天自己村莊也能成為一片綠洲,盡管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來源:新華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焦點熱門: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戰(zhàn)
尼日利亞北部卡諾州毗鄰撒哈拉沙漠,新華社記者日前專程前往該州沙漠腹
天天精選!廈門點亮“網絡文明之光”
6月15日,“點亮網絡文明之光”2023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廈門啟動?;?/span>
吉林省三家鹿業(yè)企業(yè)獲“吉致吉品”品牌認證|報資訊
6月17日,第十四屆(2023)中國鹿業(yè)發(fā)展大會、中國吉林第三屆梅花鹿產
這100日挑戰(zhàn)期內無任何違法行為 有機會獲5000元加油卡!
6月17日,“長春警保杯——安全駕駛百日零違法挑戰(zhàn)賽”活動啟動儀式在
全球熱推薦:考生請查收!吉林省2023年軍隊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yè)生考生須知
2023年6月16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吉林省軍區(qū)戰(zhàn)備
吉林省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宣傳咨詢會今日舉行
我省2023年高考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和考生成績,將在6月下旬公布
當前信息:金融支農展“擔”當 “龍江農擔” 首次亮相哈洽會
六月的冰城,花團錦簇,惠風和暢。第三十二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
“千萬工程”調研行丨這里的農民生活為何如此愜意?——浙江嘉興鄉(xiāng)村走訪見聞-世界...
早晨,沿著親水棧道晨跑;午間,在村里的“不晚”咖啡館點杯咖啡、看看
“看到孩子們不斷進步,我很快樂”(幫扶縣駐村手記)
走進河南省虞城縣店集鄉(xiāng)魏固堆村魏固堆小學的會議室,記者的目光被一面
熱評丨關鍵時期需加力,攜手護航畢業(yè)生走穩(wěn)就業(yè)路
6月15日召開的今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fā)布會上,當前的就業(yè)形勢引發(fā)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丨風景美如畫!探訪“候鳥天堂”福建閩江河口濕地
蒙蒙細雨中,幾只黑臉琵鷺飛在綠意...
肝功能異??偰懠t素偏高的原因_總膽紅素偏高的原因|世界報資訊
1、膽紅素升高意味著血漿中膽紅素...
焦點報道:記者手記:中國治沙方案助力尼日利亞應對荒漠化挑戰(zhàn)
尼日利亞北部卡諾州毗鄰撒哈拉沙漠...
“看到孩子們不斷進步,我很快樂”(幫扶縣駐村手記)_環(huán)球關注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喧鬧的...
每日看點!權威解答|“猴痘”是什么?有哪些傳播途徑?如何科學應對猴痘病毒?—...
近日,北京、廣州等地接連監(jiān)測發(fā)現...
如何科學應對猴痘病毒?專家回應熱點關切_即時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題:如何科學...
渡遠戶外過會:今年IPO過關第155家 東興證券過3單|報資訊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7日訊深交所上...
梅奔認為加拿大站FP2的排名并不代表各支車隊真實的水平 新視野
梅賽德斯認為他們的兩輛賽車在加拿...
聚焦數字世界未來發(fā)展 山東曲阜這場“尼山對話”備受關注→-當前報道
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今天(16日...
新華全媒+|探訪高考評卷現場:各地嚴把評卷質量關
2023年全國高考評卷工作正在平穩(wěn)有...
世界關注:麥收進度已過九成!穩(wěn)產保豐,小麥主產區(qū)有這些舉措
農業(yè)農村部小麥機收調度顯示,目前...
【地評線】京彩好評:青年就業(yè):數據需冷靜看,幫扶要全力干
就業(yè)是最基本的民生。客觀冷靜看待...
【焦點熱聞】熱評丨關鍵時期需加力,攜手護航畢業(yè)生走穩(wěn)就業(yè)路
6月15日召開的今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
132天生命闖關,“巴掌寶寶”回家啦
132天生命闖關,“巴掌寶寶”回家...
2月17日美聯儲官員重要講話匯總
指股網實時消息,據《華爾街日報》...
“千萬工程”調研行丨這里的農民生活為何如此愜意?——浙江嘉興鄉(xiāng)村走訪見聞-世界...
早晨,沿著親水棧道晨跑;午間,在...
“看到孩子們不斷進步,我很快樂”(幫扶縣駐村手記)
走進河南省虞城縣店集鄉(xiāng)魏固堆村魏...
熱評丨關鍵時期需加力,攜手護航畢業(yè)生走穩(wěn)就業(yè)路
6月15日召開的今年5月份國民經濟運...
吉林政事兒一周報60期|這個夏天,長春登上兩大榜單!到企業(yè)擔任“科創(chuàng)專員” 吉...
過去一周吉林有哪些熱點被網友聚焦...